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主页 > 期刊导读 >

绘本故事创作的主体形象形态设计与分析

一、绘本形象设计的重要性

绘本是以图像呈现为中心,以适当数量的文字进行解释说明的阅读出版物。绘本作品运用图像和文字表达特定的故事情节与情感体验。随着现代社会对儿童情感培养以及对艺术教育的日益重视,阅读绘本作品已成为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对于认知能力和阅读水平有限的儿童,绘本能够对其认知与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影响。而绘本故事能否吸引受众的关键则在于其是否有一个独特的、个性化的、具有趣味性的形象角色。

绘本中主体形象的个性化设计推动影响着故事的内容和情节的发展。绘本故事中的形象设计选择就好比电影中的选角,恰到好处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角色的造型设计包括动作、神态、服装等产生对角色的第一印象,由外形了解角色的性格,由性格产生对故事情节的更好理解。如果绘本的主体形象含糊不清甚至设计得很糟糕,读者就会很容易失去翻页的兴趣。形象设计是绘本内容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故事内容都围绕着角色的行为动作进行展开。因此,形象设计是表现绘本内容和故事走向的关键所在,是塑造角色个性的主要呈现渠道。作者可以通过角色的塑造给予绘本强大的生命力并赋予其深刻的灵魂,角色的设计承载着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与情感。

二、绘本主体形象的设计分析

1.主体形象的选择

角色创作是儿童绘本创作的核心,绘本创作根据内容的不同,作者会在创作的时候选择合适的载体来表现不同的故事。然而,如果这些角色在外形表现上缺乏特征性,就会降低辨识度。因此,作者在创作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夸张与拟人手法来突出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而区别于其他角色,这样创造出来的形象更为饱满,能够使故事的叙述更加丰满生动。

在设计形象前,首先要选择出主体形象的种类,是人物、动物、植物抑或是幻想生物等。以人物为主体形象的绘本较多,其中以儿童或青少年形象作为主要形象的案例更是占了绝大多数。因为绘本的受众大多是儿童、青少年或是充满童趣的人,所以以这个年龄段的群体作为主体形象出现在绘本故事中最为适宜,不仅具有亲切感,还可以更好地引起读者共鸣,在感知故事的过程中产生更为强烈的带入感。

除去常见的以人物为主体形象之外,动物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被创作成像人一样思考,运动,生活的主体形象。尽管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手段来处理,原本的动物形象也不会过多地跳脱出原有物种的框架。绘本中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正是架构于作者和读者对于同一形象的认知,比如猪的肤色往往是粉红色的,鳄鱼的皮肤往往是灰绿色的等等。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有的作者会创作出不同于大众认知的角色形象。比如英国绘本作家大卫·麦基创作的系列作品《花格子大象艾玛》,其主体形象的大象艾玛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它有着五彩斑斓的格子外表,在一群灰黑色的大象中显得格格不入。正是这样的形象区分使得艾玛与同类截然不同、格外出众,但又没有完全的脱离大象的外表——长长的象鼻是最有识别度的特征,除此之外壮硕的身体和粗短的四肢也是人们认知中大象的外形特征。其实不管绘本中如何塑造动物形象,当人们能够识别出动物的时候就说明了读者和作者在认知上达成了共识。尽管很多作者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创作出的主体形象依然是建立于大众普遍认知上所完成的艺术形象。

除却人物与动物,还有一部分的绘本是以其他的形象主体作为中心主体形象,比如一些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用品、植物或幻想生物等。美国插画家艾瑞·卡尔的绘本作品《小种子》就是选择了以植物的种子作为主体形象,通过种子的视角来叙述种子一生飘散的故事,这样的选材选角也能塑造出生动的形象并使人印象深刻。

2.绘画风格与形象塑造

绘本中的人物形象基于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常见的面向儿童群体的故事绘本,其风格多用简单概括的方式来表现。这类风格对于五官细节的刻画要求并不复杂——基于人体原本的面部构造进行艺术化的概括。比如美国插画艺术家大卫·香农在系列绘本作品《大卫,不可以》中刻画的主人公大卫的形象就用了抽象的艺术手法:作者将原本复杂的眼部结构简化成抽象的深色圆点,整体鼻区则是由三角形完成概括。由繁化简以及抽象化的艺术处理并非脱离现实之后的想象或捏造,大卫在作者笔下以一个莽撞、调皮的小男孩的饱满形象令无数读者印象深刻[1]。当然,写实风格也可以很好地塑造主体形象。比如美国插画家詹姆斯·瑞森绘制的《杰德爷爷的理发店》就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杰德爷爷的人物形象:额头的皱纹、鬓角的灰白发丝一直到胡须的细腻呈现。由此看来,尽管在绘画风格的选择上各有不同,但是绘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一个个生动饱满的主体形象。从视觉感受上来看,简洁概括的画法更适于表现亲和、充满童趣的形象;而细腻写实的画法更适于表现严谨、深刻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