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主页 > 综合新闻 >

几何学、世界地图到地震学:意大利人帮中国多


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科技交流源远流长,两国距离虽然遥远,却早在汉朝和古罗马时代,就已经了解对方的存在,并且给予对方的国家极高评价。
我们今天需要讲述的是,中国和意大利在历史上曾互相传授过不少文化科学知识,多次帮助对方点亮过“科技树”,共同促进了文明的进步。特别是进入大航海时代后,一些意大利传教士在传播西方知识的活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些西方科学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被称为“西学东渐”。
今天,我们熟悉的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比如世界地图、几何学、代数学、西洋画法、现代天文学、生物学、地震学、西方近代医学等等,它们的基础内容,都是在“西学东渐”活动中,通过西方传教士,特别是意大利传教士传到中国的。

世界地图
地图学在中国有很悠久的发展史,但是直到明朝初年,中国在地图方面仍局限于本国周边地区,对世界地理的认识存在大量空白。16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首先将世界地图带到了中国,让中国人第一次了解了地球、五大洲、四大洋的知识。
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州的马切拉塔。1577年,利玛窦被派往东方传教,于1582年抵达澳门,并于1584年入居广东肇庆。为了方便传教,利玛窦等人从西方带来了许多用品,比如圣母像、地图、星盘和三棱镜等,甚至还有欧几里德《原本》等书籍。利玛窦带来的各种西方的新事物,吸引了众多好奇的中国人。

就在1584年,利玛窦在肇庆公开印行了中文标注的《山海舆地全图》,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发行的世界地图。这幅世界地图让明朝的中国人眼界大开,第一次认识到了全球地理的概念。在这幅地图上,展示了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沧溟宗)、北冰洋(北海)的地理名词,甚至还画出了当时尚未发现的南极大陆。
《山海舆地全图》被誉为中国境内的世界地图始祖,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几何学
利玛窦带给中国的,还有很多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方数学。利玛窦将15卷本的欧几里得《原本》带到中国,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重要数学著作,可说是西方数学的基础。这本书总结了平面几何五大公设,以及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并提出了公理化的方法,成为构建知识体系的典范。从历史角度看,欧几里得的《原本》在西方历史上的作用几乎仅次于《圣经》。
1600年,明代数学家、政治家徐光启与利玛窦相识后,双方结为密友,经常来往。1607年,两个人合作将《原本》前6卷的平面几何部分译成中文,并改名为《几何原本》。

在这本译书中,首次将中文的“几何”定义为数学专业概念,同时提出了“定理”、“公设”、“直线”、“平行线”、“钝角”、“直角”等数学概念的中文译名,对于中国数学的发展意义极大。
可惜的是,徐光启和利玛窦只翻译了《原本》的前6卷,后9卷则由英国人伟烈亚力和中国科学家李善兰在1857年才完成了翻译。

西方天文学和历法
需要指出的是,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天文学知识,对中国历法的影响也极为重大。
明朝末年时候,元代以来沿用的大统历等历法开始出现明显误差,无法准确预测日月食等天象,对农时的指导意义也下降了。在徐光启等明朝大臣的建议下,崇祯皇帝开始任命西方传教士作为司天监人员,引入西方的历法知识,参与历法的修订。
在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等明朝礼部大臣主持下,明朝司天监开始大量翻译西方天文学和历学著作。龙华民(意大利人)、罗雅谷(葡萄牙人)、邓玉函(瑞士人)、汤若望(日耳曼人)等西方传教士都参与了翻译,编译或节译了不少哥白尼、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等著名欧洲天文学家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