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主页 > 综合新闻 >

从太守到宰相 最全中国古代官职常识!

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卫,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这些官职在文学著作中有的有注解,有的则没有。那么,这些文武官称到底是多大的官,他们与现在的哪些官职基本一致,不妨根据有关材料和自己掌握的情况,列举一下最常看到的40个,便于理解和对照。一、政务 ①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②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③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④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⑤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⑥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⑦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⑧州同。州之佐官。相当于副市长。 ⑨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⑩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11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12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13典宝。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14都事。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15主薄。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薄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16检校。代 理官职。秘书级。 ○17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18典籍官。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图书馆馆长。 ○19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相当于税务局长。 ○20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①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②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③拾遗。唐代谏官名。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置,置左右拾遗分属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位从八品上,稍低于补阙。分左右,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北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南宋一度沿设,旋罢。明初又设左右正言,不久即罢。建文帝设拾遗,成祖即位后罢。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为陈拾遗、杜拾遗。 ④司谏、正言。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皇帝,顾问应付。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 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 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 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三、监察官 ①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②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③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 ④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 。职务类似后来的尚书令,此为汉初之情况。通常谓御史职掌监察,然主管非御史大夫,而是其下的御史中丞。成帝绥和元年(前8),仿古制设三公,改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侍御史之率”的名义改属中丞。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为台长。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废。 ⑤监御史:官名。秦以御史监郡,称监御史。御史为监察之官,约自秦始。《汉书·百官公卿表》:“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 ⑥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⑦推官。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⑧吏目。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市政府副处级干部。 ⑨巡检。掌地方治安之官。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 ⑩大理寺少卿。官职名。 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