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主页 > 综合新闻 >

他是个奇人, 发现了两位内阁首辅, 自己却诈死瞒

本文由我是真历史粉丝“王剑”原创投稿,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明朝中期,有一个人名叫张璁(1475年-1539年),字秉用,号罗峰,温州府永嘉人。此人身材高大,相貌秀美。20岁左右,他就中了举人。然而春风得意的他,却连续7次进京会试,都名落孙山。一转眼就二十年过去了,到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再次进京会试失败的他,为了生存下去,心灰意冷的张璁就干脆想以举人的身份参加吏部的谒选,谋一份差使。但按明朝的惯例,以举人的身份入官很难成为部门主官,而且最高就只能到四品,以他现在的年纪,实际上五品就到了,等于永远进不了朝廷,一般最高也就做到地级市的副市长——同知。但此时已经45岁的他,已经想不了这么多了,他太想当官了。

张璁
这时一个奇人出场了,此人比张璁还小5岁,但早在正德九年就中了进士,授云南道监察御史,此时正返京到吏部述职。在礼部他无意中看见了前来谋官的张璁,这位返京御史,有一个最大的本领,《明史》上说是“善星术”,说白了就是特别会看相。
一个39岁的在职御史,打量了这位45岁还没有一官半职的老举人,不禁大吃一惊。他上前很正式地张璁对说:“你还是别去参加吏部的选试了。再过三年,你就可以成进士了。一旦你成了进士,你就和皇帝好得像一个人,天下人没有谁能比得上你了!”
张璁听后半信半疑,但毕竟对“谒选”还是心有不甘,内心中对金榜题名,中进士始终抱有幻想,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了自己最高的理想。听到这番话后,勉勉强强地回家了。心想反正都失败了这么多回了,在失败一次也不算什么了。
但正中这位御史的预言,三年之后正德十六年二月,第八次应礼部会试,之后在殿试时,又中二甲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年已四十七岁。
这位“奇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萧鸣凤。《明史·列传第八十四》载这件事:(张璁)将谒选,御史萧鸣凤善星术,语之曰:“从此三载成进士,又三载当骤贵。”璁乃归。正德十六年登第,年四十七矣。
之后的发展,再次印证了萧鸣凤的预言。张璁中进士的那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突然卒于豹房。遗诏迎取武宗从弟朱厚熜嗣皇帝位。四月二十二日,14岁的朱厚熜在奉天殿即皇帝位,颁诏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嘉靖元年。五月十五日,张璁于奉天殿补行殿试,中二甲进士,观政礼部,从此进入仕途,年已四十七岁。
因内阁首辅杨廷和集团要求嘉靖皇帝改换自己的父母名分,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大礼议之争”。杨廷和甚至建议“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
七月一日,观政进士张璁上疏表示异议,提出嘉靖皇帝即位是继承大明王朝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不可。
张璁进一步指出:“臣读祖训曰: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今武宗无嗣,以次属及,则皇上之有天下,真犹高皇帝亲相授受者也。故遗诏直曰:‘兴献王子伦序当立。'初未尝明著为孝宗后,比之预立为嗣养之宫中者,其公私实较然不同矣。”年轻的嘉靖皇帝得张璁疏后,大喜,曰:“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
但张璁人单势孤,难以动众,世宗唯有先行妥协。张璁也被外放,任南京刑部主事。三年之后,嘉靖三年(1524年),嘉靖皇帝的地位已稳固,试图为父母封号加“皇”字。这时已被贬至南京刑部主事,与桂萼、胡铎等相互考证经史的张璁,与同僚等揣测帝意,纷纷上书重提旧事。
张璁奉召赴京,在这件事上展示了他“以人为本”、“以情为本”的政治理想,“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臣厕立清朝,发愤痛心,不得不为皇上明辨其事。《记》曰:‘礼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故圣人缘人情以制礼,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从此获得嘉靖皇帝的信服和重用,委为翰林学士,成为皇帝身边的近人。再次应验了萧鸣凤的“又三载当骤贵”的预言。
仅仅5年之后的嘉靖八年,张璁就成为了内阁首辅。嘉靖十年,张璁“以名嫌御讳请更。”嘉靖皇帝亲自“赐名孚敬,字茂恭,御书四大字赐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