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主页 > 综合新闻 >

太原北齐墓壁画中的仪仗出行图像分析

在对太原北齐墓壁画中仪仗出行图像进行分析后得出两点结论:一、太原地区北齐墓壁画中的仪仗出行图像处在北齐的整体墓葬文化氛围中,较多受到来自京畿地区主流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与同时代其他北齐墓壁画共通的特点;二、在京畿地区主流文化的影响之下,太原地区的墓葬艺术表现出一定的自身风格,如徐显秀墓壁画中的出行图像,均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横向延伸,这种讲求整体效果的单栏式布局,与其他北齐墓壁画中常见的分栏式布局相区别,为我们全面认识北齐墓壁画提供了重要依据。

(1)出行图像的布局

娄叡墓壁画中的出行图像分布在墓道西壁,采用分栏式布局,分为上中下三栏:上栏是猎狗开道、出行前导、主人出行、骆驼商队内容;中栏是护卫、随从、导骑和鞍马内容;下栏是军乐仪仗内容。三栏画面中的队列均由北向南前行。其墓道东壁是由南向北前进的回归图像。徐显秀墓壁画中的出行图像分布在墓道的东西两壁,均由北向南前行。它没有采用常见的分栏式布局,而是在同一水平坐标上由墓室北壁的墓主夫妇,到墓室两壁的牛车、鞍马仪仗,再到墓道两壁的出行图像横向延伸,展现了一个由北向南浩浩荡荡进发的宴乐出行场面。朔州水泉梁村北齐墓,由于墓葬等级因素的限制,在墓道中未绘制大型的出行队伍,取而代之的是在墓室东西两壁的空白处绘五、六人一组的远景马队仪仗。热电厂北齐墓因级别较低,无出行场面。以上分析看出出行图的布局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是与墓室东西两壁的牛车、鞍马相配出现在墓道两侧,而队列的运动方向呈两种形式:一是队列的运动方向相反,如娄叡墓道两壁的出行图像与回归图像;二是与队列的运动方向一致,如徐显秀墓室、墓道东西两壁的仪仗出行图像。这种形式的壁画内容及其分布与邺城地区的北齐墓壁画有较多相似之处。

(2)仪仗图像中牛车、鞍马的内涵

太原北齐墓壁画中的仪仗图像,以牛车、鞍马为中心,对称分布在墓室的东西两壁,上均无乘者,这是继承汉代以来传统的给灵魂“设位”的墓葬绘画理念,它在北齐墓壁画中形成基本定式,并对其后的隋唐墓壁画的形制产生了影响。

太原古称“晋阳”,北齐时曾设大丞相府于太原,是北齐陪都,与邺城(都城)并重。北齐统治者常往来于晋阳和邺城两地,许多政治活动都在晋阳举行。政治上的控制会促进墓葬制度的推行,于是以邺城为中心的京畿地区最早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墓葬制度,在北齐高氏政权的统治下向并州、青齐、冀州等地传播。在太原地区集中了一批北齐时期的墓葬,与邺城地区一起成为继汉代之后墓葬发展的第二个高峰。

《晋书·符坚记》:“漠北人能捕六畜,善驰走,逐水草而已。”可见漠北鲜卑族在入塞之前,骑射捕猎是其重要生活风俗。入主中原后鲜卑贵族仍然保持这种风尚,《隋书·礼仪三》记载“后齐三月三日,皇帝……诣射所……弊骏令进御马,有司进弓矢。帝射讫……群官乃射五得”,并且对于射数及所射对象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同书中亦有关于狩猎活动的记载“后齐春冤礼……武卫张甄围,旗鼓相望,天子乘马……亲射禽……夏苗、秋称、冬狩礼皆同”,说明北齐时上至帝王下至侍官御仗,都参与骑射狩猎活动。由此可见鲜卑族骑射狩猎的风俗在其贵族入主中原之后仍有广泛性与普遍性,并已经制度化、规范化而成为区别高低贵贱、尊卑等级的礼仪活动。同时,北齐时期人们将死后生活以旅为喻,称作“冥土之旅”。而且北朝时期崇信佛教,以佛教轮回思想而言,肉体的坏灭只是此生一期生命的结束,还需要等待另一因缘的和合重新开始另一期生命,因而“死亡”就带有“趋往”的意味。由于要“趋往”,要在阴间再做漫长的冥土之旅,所以契丹统治者的葬礼通常有活人殉葬,并且要焚烧马、马鞍、衣物等,以保障死者的冥土之旅舒适安逸。通过对契丹人的社会生活习惯和他们所特有的葬俗的分析,便很容易理解太原北齐墓壁画中出行图的内涵和意义,它并不是向世人或后世宣示死者的生前拥有,相反,它只是用来象征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的身份、地位或者某种生活状态,因而我们可以说墓葬中的出行图像,与其他随葬品一样,是活人对死人的一次性馈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生者的理想。

目前太原地区发现的北齐墓,从1955年在太原晋源区罗官破(圹破)发现的张肃俗墓,到2008年在朔州窑子头乡发现的水泉梁村北齐晚期墓,共有十座。其中有仪仗出行图像的四座:东安郡王娄叡墓、太尉徐显秀墓、第一热电厂北齐墓、朔州水泉梁村北齐墓。其中娄叡墓壁画中的仪仗出行图像,技法高超,绘制精美,构图严谨,场面恢宏,代表了该类图像的最高水平。本文以太原地区北齐墓壁画中的仪仗出行图像为研究对象,从图像的布局和内涵两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它在北齐时期的太原这一特定区域和特定历史时期中可能发生的变迁,并借以窥测当时人们对这一题材的某些特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