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主页 > 期刊导读 >

石涛生平行长诗及其相关作品辨析

编者按:署名石涛的作品不仅藏于各大小博物馆,也充斥市场,其中赝品仍不时浮出水面,令市场主体措手不及。民国时期张大千便为仿石涛的高手,也蒙蔽了不少当时的艺术家、收藏家,成为艺坛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朱良志的论文《石涛〈生平行〉长诗及其相关作品辨析》即通过文献史料的比对,结合图像分析,指出署名石涛的《苏仙赤壁图》画与书都系伪托,被数位当代鉴定大家肯定的《梅兰竹石图并诗卷》也为赝品,表明在书画鉴定中,风格分析不一定靠得住,而通过严谨的史料分析、文史佐证,结论或更令人信服。本期《山水画中的寺形塔影》考证了寺塔图像作为山水画的符号意义以及美学意蕴。《写神与写意—中国画的生命形象与艺术意蕴》则对传统中国画论的“传神”“写意”等范畴提出了新的见解。

[清]石涛 诗书画联璧卷(诗书部分) 31cm×303.5cm

汪研山《清湘老人题记》曾载石涛《生平行:留题一枝别金陵诸友人》,从长篇歌行的内容看,石涛生平应该作过此诗,因为诗所反映的内容真实可信。从诗题《生平行》看,这是石涛一首生平回忆之作。其副题《留题一枝别金陵诸友人》,大致标明此歌行所作时间,当在1686年,此顷石涛离开金陵,假道扬州北上。歌行采取写实的方式,列数自年幼以来之经历,成为石涛45岁之前人生的总结。诗云:“生平负遥尚,涉念遗埃尘。一与离乱后,超然遂吾真。访道非漫游,梦授良友神。潇洒洞庭几千里,浩渺到处通仙津,不辞双屐踏云断,直泛一叶将龙驯。海眼五色迓叫啸,岳灵百变来逡巡。韩碑元尊焕突兀,片言上下旁无人。掉头不顾行涕泗,筮之以筳吴楚邻。眷言来嘉招,袂耸访名秀。浮云去何心,沧波任相就,五湖鸥近翩情亲,三泖峰高映灵鹫。中有至人证道要(原注:先老人旅庵),帝庭来归领岩窦。三战神机上法堂,几遭毒手归鞭骤。谓余八极游方宽,局促一卷隘还陋。三竺遥连三障开,越烟吴月纷崔嵬。招携猿鹤赏不竭,望中忽出轩辕台。银铺海色接香雾,云涌仙起凌蓬莱。正逢太守划长啸(原注:新安太守曹公冠五),扫径揖客言奇哉。诗题索向日边篆,不容只字留莓苔。此时逸兴浩何以,此际褰裳欲飞去?不道还期黄檗踪,敬亭又伴孤云住(自注:黄檗禅师道场留凡上下十余载)。敬亭之磴何欹嶔,下拂双塔兮上出千林。忽乘石华舟,又上青云梯。长笑谢上公,恕我偶不羁。劫来游倦思稍憩,有友长干须禅寄(原注:勤上人)。金地珠林总等闲,一枝寥寂真余计。漫问枝从何处长,漫疑枝向何方曳。雨掩门庭独鸟啼,风回几席流香细。谢客欲尽难为情,客来妙不惊逢迎。泼墨几度染茶碗,挥麈未厌摇花英。花英茶碗颜同霁,浮图矗映花台起。或访青溪问旧居,或寻古寺临高垒。社就先教种夏莲,解成乍可怜秋水。绣佛从来属雅日,蒲团端合酬知己。昨夜飘摇梦上京,鸽铃遥接雁行鸣。故人书札偏生细,北去南风早劝行。噫吁嘻,人非麋鹿聚不轻,缥缈跌宕真生平。生平不解别离苦,劳劳亭上听清声。神已游于太华,又何五台二室之峥嵘。顺江淮以遵途,越大河兮遐征,寻远游以成赋,将扩志于八。为君好订他年约,留取江城证在盟。”

所述之事,均符合石涛生平特征,并能与其存世作品互证。因此,长期以来,这首诗一直是石涛研究极为重视的资料,是考论石涛前中期生平最可靠的参稽。

然而,汪研山(1816—?)的《清湘老人题纪》著录所依据的作品多为伪品,纂辑此长诗所依据的作品不知为何,到底是画中题跋,还是录自一件书作,不得而知。这首歌行自康熙以来至民国年间的画史著作也不见著录,成为一几乎失传的石涛作品。

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数件与此诗相关的作品浮现,现见有三件。先是在1980年北京荣宝斋编印的《荣宝斋卅年周年纪念》册中,影印一件《清石涛花卉长卷》,卷中书有此诗,题名为《生平行:一枝下留别江东诸友人》〔1〕。二是北京嘉宝2006年春拍有一件《苏仙赤壁图》手卷,其中也书有此长诗,题名为《生平行:留题一枝别金陵诸友人》。三是北京保利2009年秋拍的《石涛诗书画联璧卷》,上书有此诗,题为《生平行:一枝留别江东诸友》。

上述三件作品加上《清湘老人题记》所录,共四处关于这首诗的记载,内容差别不大。《清湘老人题记》所录这件作品湮然无闻,无从判定其真伪。而流传的三件作品是否为石涛真迹,几件作品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本文便是这方面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