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主页 > 期刊导读 >

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肺癌属于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治愈难度比较大,死亡率高[1]。大多数肺癌早期患者不存在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2],一旦患者出现了比较典型的症状,基本上发展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3]。临床数据调查与统计发现,中晚期肺癌患者入院治疗后5 年内存活率仅为12%~15%,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4],可以使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至67%~72%,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关键[5]。临床上在对早期肺癌诊断过程中,一般为患者提供CT 扫描[6]。本文将会以2017 年8 月—2018 年8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早期肺癌患者为例来对低剂量CT 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随机选择了2017 年8 月—2018 年8 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00 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同意,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CT 扫描组,实验组为低剂量CT 扫描组。对照组中38例男性患者,12 例女性患者,患者最大年龄为84 岁,最小年龄为34 岁,平均(56.)岁;实验组中37 例男性患者,13 例女性患者,患者最大年龄为83 岁,最小年龄为35 岁,平均(5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表现等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CT 扫描,在CT 扫描检查过程中,要求患者吸气一次后屏住呼吸直至检查结束为止,因此需要对患者开展呼吸训练。本次检查过程中选择了日本东芝生产的aquilion 64层螺旋CT 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开始直至肺底,并以纵隔窗和肺窗进行扫描摄片。

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低剂量CT 扫描,扫描参数为:扫描层厚为7.5 mm、扫描电流25 mA、扫描电压120 kV,重建图像间隔为2.5 mm,层厚为2.5 mm;而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常规CT 扫描,扫描参数为:扫描层厚为5 mm、扫描电流200 mA、扫描电压120 kV,重建图像间隔为3.0 mm,层厚为5 mm,扫描时间为0.5 s/r,10~12 s 即可完成一次完整扫描。

在进行CT 扫描检查过程中,纵隔窗及肺窗图像的窗位、窗宽需要根据扫描定位来给予相应的调整,扫描结束后可以把图像传输至系统工作站,以完成对图像的后期处理。在进行图像处理过程中,一般会委派2 名优秀的,具有多年阅片经验的医生进行独立阅片,然后进行对比核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偏倚导致的测量误差。如果两者的阅片结果存在偏差时,可以通过再次进行图像分析并最终得出一致结果。通常情况下,图像分析主要涉及到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边缘等内容,而且还可以根据图像内肺血管结构是否清晰来确定图像的质量。

1.3 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对比。优:图像不存在伪影;良:图像存在轻微伪影,不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差:图像存在比较明显的伪影,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2)对两组患者早期肺癌的诊断符合率进行记录和对比;(3)对两组患者的放射剂量进行记录和对比,其中放射剂量用“E=K×DLP”进行计算,K 为0.017 mGY.cm;(4)对两组患者的分叶征、空洞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表征进行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诊断符合率、临床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研究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图像优良率对比

通过调查与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中优20 例、良26 例,优良率为92.0%,而对照组中优21 例、良26 例,优良率为94.0%,由此可以发现两组早期肺癌患者的图像质量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图像优良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放射剂量进行对比

调查与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有效放射剂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放射剂量进行对比(mGy·cm,±s)

2.3 两组患者CT 扫描征象对比

调查与统计发现,两组患者的分叶征、空洞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表征指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以毛刺征图像为例,对比两组图像,差异不明显。如图1。

图1 对照组和实验组毛刺征对比注:左图为对照组毛刺征,右图为实验组毛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