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主页 > 综合新闻 >

辟谣:明中后期天子不见群臣?从明朝大臣实录

大家好,我们的小仓鼠打洞学会另一种情怀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赵翼是清朝著名学者,他的著作《廿二史札记》对许多史籍中记载的历史事件进行考证,记述了一些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和历史真相,其中显示出其独到的见解,对后人的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陔余丛考》是他的另一部札记,也是《廿二史札记》的成书基础,这部作品中同样有很多独具慧眼的结论,但也有一些观点受到其他史学家的质疑。《陔余丛考》的卷18中有一句结论“有明中叶天子不见群臣”就十分值得推敲。
“有明中叶天子不见群臣”,很显然是对明朝中后期皇帝与臣子相见频次的议论,意思是皇帝在退朝后很少额外召见大臣,但也包含天子不上朝的情况在内。这句话前后的段落,用笔犀利,流传甚广,后来的很多学者用以表达明后期帝制的弊病。其实这个结论应该仔细推敲,否则很容易得出错误的引导,让读者过分贬低明后期的皇权政治。
明代中期的皇帝与清代相比,普遍被认为不够勤勉,主要原因就在于清朝皇帝与臣子的见面频率更高。其实皇帝勤政与否,评价标准并不唯一,首先要看其是否遵从礼制按时参加上朝等常规活动,其次是观察其对奏章的处理效率。仔细探究赵翼“有明中叶天子不见群臣”的结论,对于探究明中叶的皇帝勤政情况有着重要意义。
赵翼在“有明中叶天子不见群臣”这一卷中,开篇就说“前明中叶以后,诸帝罕有与大臣相见者”,而文末又说“自成化至天启一百六七十年,期间延访大臣,不过弘治之数年,其余皆‘廉远堂高,君门万里'”。
在这里赵翼混淆了两个概念,即“不见群臣”和“延访大臣”。皇帝与大臣相见,并不局限于上朝时,比如祭祀时、经筵等场合,臣子都有机会见到皇帝。以祭祀举例,明朝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大臣达到一定级别即有资格陪同天子祭祀。
《明史》记载:“凡天子所祭祀者,天地、宗庙、社稷、山川”,“凡陪祀,洪武四年,太常寺引《周礼》及唐制,拟用武官四品、文官五品以上,其老、疾、疮疥、刑过、丧过、体气者不与。从之。后定郊祀,六科都给事中皆与陪祀,余祭不与”。另外,还有很多官员陪同皇帝祭祀的例证资料。
除了祭祀,朝讲也是君臣见面的机会,可是《明宪宗实录》、《明孝宗实录》与《万历起居注》、《明熹宗起居注》的记录方式不同,因此并不是每次朝讲都详细记载。朝讲时,君臣不仅谈论经史子集,更重要的是讨论国事。还有册命、视学、大射等场合,也都是君臣相见的时机。
赵翼曾经提到,朝讲是明代官员面见皇帝的机会,但又把针对明世宗、明神宗在位后期面见臣子的论断推来强加到宪宗等皇帝身上,实为不准确。
况且,计算明代中后期皇帝连续不见臣子的时间,最多不过世宗与神宗后期的六七十年,也没有赵翼所说的“一百六七十年”。光宗“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可见在位时间极短,所以不在考虑之列。可见赵翼所说的“前明中叶以后,诸帝罕有与大臣相见者”并不适合于宪宗等六位皇帝,而只是针对世宗和神宗在位时的中后期。真正准确地表达,世宗、神宗之后,应该是有明中叶天子多不特别召见群臣。
赵翼的史料来源大多来自于《明史》,使用的是归纳法。正如董文武所说:“赵翼在治史中最突出、贡献与影响最大之处,是他的治史方法。综观《札记》全书,例举、比较、归纳、会通的研究方法是赵翼治史的主要方法。”这里所说的《札记》指的是《廿二史札记》。而“有明中叶天子不见群臣”的说法,正是由归纳法得出的论断。
在研究实践中,归纳法的重要性自不必言,但是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得出的结论未必充分可靠,二来不便看到历史事件的本质,容易产生认识偏差。过于迷信归纳法,必然会导致论断的失真。王树民对《廿二史札记》是充分肯定的,但是也不否定其中的一些问题:“但钱(大昕)王(鸣盛)二氏态度比较严谨,书中错误较少,尤以钱氏之书为精密,是受经学遗风之惠。赵氏则粗率疏阔,多具体性谬误,成为其书之严重缺点。”